背景:
阅读新闻

土家族长阳情

[日期:2022-01-15] 来源:  作者:曹诗平 [字体: ]

我2020年和2021年去长阳的多,对长阳清江沿线的土家族文化有不少感触,长阳人覃世武、何平、覃华、曹裕政、周继华等几位先生的引导下,让我认识了不少的山山水水和土家族优秀人脉,如覃家、田家、向家、何家等几个大家族。地域有都镇湾、麻池、方山、资丘, 津洋口、黄柏山、乐园、榔坪,枝柘坪、渔峡口,都是我去过的,虽是走马观花,也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没有去,可认识土家族是从这些地方开始的……

 
 

长阳土家族方言歌曲《吃嘎嘎 咂一席》

演唱者:曹雪峰

 

我的退休生活喜爱传统文化居多,手里一点钱几乎用在这方面了。

长阳文化灿烂,素有“歌舞之乡”之称,长阳山歌、长阳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奇石、盆景、根艺被誉为“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长阳巴山舞曾获全国广场舞比赛“群星奖”金奖,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剧《土里巴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邹志坚先生一行在资丘

 

  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2007年十四届全国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膺群星奖。长阳山歌、南曲、长阳薅草锣鼓和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由我县“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与苗族姑娘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在央视第13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中荣获金奖。

 

1、长阳山歌

长阳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不唱山歌喉咙痒,嘴巴一张象河淌”。多如牛毛的山歌,以其丰富的演唱内容,灵活的歌唱形式,高亢嘹亮、热烈奔放的演唱风格,与南曲、巴山舞并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 。

长阳山歌主要有劳动歌、情歌等。劳动歌产生于劳动中,又在劳动中歌唱。不同的劳动 方式和自然环境,形成了劳动歌的不同风格。如清江船工和排工就有雄壮有力的号子歌,田 间锄草有锣鼓歌。演唱时,由两人或三人、四人在田头按照一定曲牌一边鸣锣击鼓,一边与 田间锄草人唱和,但演唱内容和顺序灵活,没有严格的规定,大多为即兴创作。

 

邹志坚、李永华先生和长阳民间艺术家进行交流

 

长阳的山歌有独唱、对唱、一人领众人和等多种演唱形式。其中“尾”包“头”是一 种特殊的流行唱法,即将每首歌的尾句或尾段作为起唱句。“穿号子”是山歌对唱中最复杂难唱的一种演唱形式。由“梗子”(一般五言四句)和“ 叶子”(一般七言五句)两部分组成,“叶子”是主歌部分。情歌是山歌、民歌中的主体部分,在数以万计的山歌、民歌中,大部分是情歌。有“无粮 无曲不成酒,无郎无姐不成歌”之说。

 

在长阳高山上吃格子肉

 

在长阳汪国新书画院曹裕政 曹诗平 曹晓露

 

 

左起:郑大海 赵在春 覃世武

 

曹裕政先生是长阳县退休干部,他的五句子张口就来,在当地五句子是长阳山歌来源、民歌中特别发达的样式,到如今尚在流传的传统五句子山歌就有成千上万首。它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五句为一段,有一段独立成章。如“问声歌师几多歌,山歌硬比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歌师喉咙都唱破,才唱一个牛耳朵”。也有若干段五句子联缀(最长有32段),称为“赶五句”或“排子歌”。五句子山歌的第五句最有艺术魅力,它往往是意境升华,艺术情趣之所在,故有“五句山歌五句单,四句容易五句难”的说法。由此,五句子要求第四句要能结束,第五句要奇峰突起,画龙点睛,如:“鸭嘴没有鸡嘴尖,哥口没有妹口甜,何时要个甜妹妹,煮菜不用放油盐,生米当饭味也甜。”

 

采访人员长阳肖洞岩鱼庄合影

郑大海 邓守科 覃世武 曹裕政 何平 赵在春 曹文金

 

左起:孔海峰 曹裕政 覃世武 曹诗平 覃华

 

五句子在语言通往避“俗”求雅的要求,而是将村言俗诘大量入诗,使之褒其清新、朴实的自然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易懂易记、顺口成诵、琅琅上口,韵味无穷。“一把扇子二面花,隔扇看见俏冤家,我看情歌会种田,情歌看我会绣花,大风吹不倒犁尾巴”。在这首五句子的压轴部位放上一俗话“大风吹不倒犁尾巴”,寥寥数字就勾画 出了一幅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的图画。

五句子以情歌为主要内容,是鄂西情歌的主体。五句子山歌可以说就是五句子情歌。五句子情歌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情歌的内容特色。它更多地渗透了土家族 的历史、社会风情习俗,土家人勤劳、粗犷、纯朴、诚挚的情感,因而没有那么多的哀怨忧愤,而以欢快直露、纯朴真挚见长。形式上又多是自由对答和往来,男女感情直接交流,充满着男欢女悦之情。如“高山岭上逗凤凰,大树脚下逗阴凉,楼房瓦屋逗燕子,三月青燕逗牛羊,十八幺姑逗情郎。”又如“姐儿住在花草坪,身穿花衣花围裙,脚穿花鞋花上走,手拿花扇搧花人,花上加花爱死人。”由此可见一斑。

 
00:30
 

何平笛子独奏

五句子山歌不仅有一般民歌所共有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且以比喻、双关的运用别个风味,异彩纷呈,尤其是比喻与双关,拈连结合的运用更为别致。例如“高山顶上一口洼,郎半洼来姐洼,郎的半洼种豇豆,姐的半洼种西瓜,她不缠我我缠她”,利用瓜豆缠藤之“缠”,顺势拈到郎姐相缠(相爱)上去 ,一语双关,妙不可言。

五句子山歌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套上各种不同的曲牌歌唱,如“倒尾子”、“茶调子”。“笛调子”、“对声子”、“穿号子”、“杂号子”、“九声板”、“喇叭调”等曲牌。其中最有艺术性的当推“穿号子”(也叫“穿五句”、“穿歌子”、“花哨子”),即在某一唱段中,以“号子”作衬句段,同五句的主歌段交替穿插为歌。演唱时,甲、乙二人对唱对穿,甲先“号子”引歌,叫做“丢梗子”,乙按甲的“号子”之意并以五句为主歌对歌,叫做“配叶子”。歌词的穿唱千姿百态。

 
 

作者体验:曹诗平

 

03:07
 

2、南曲

2021年十月我和邹志坚先生等,在覃世武安排下一行去资丘,当地群艺馆刘馆长(女)让我们观看了一台满满都是土家族的正宗地方戏曲,很是过瘾。其中长阳南曲是一种高雅的曲种,是土家人将他承传下来的。60年代被挖掘整理问世以后,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登上大雅之堂,普及千家万户,为长阳开展传统民族文化活动的“三件宝”之一。他的发展过程正如长阳清代诗人留下的佳句:“莫道曲高真和寡,他年到处有知音”。

南曲人们又称之为“丝弦班”。它是湖北古老的地方曲种,词曲丰富,优美动听。解放前,此曲逐渐衰落,很多人只知南曲之名,而未闻南曲之音。1961年至1964年,省、专、县文化主管部门先后组织专门班子,对南曲进行挖掘整理,计访问六十多位南曲老艺 人,搜集传统曲目140多个(不包括曲目同而文词不同部分),曲牌32个,尚有[水葫芦]、[火葫芦]、[肩背玉]等曲牌,老艺人们只知其名,而唱腔失传。南曲主要流传于长阳、五峰境内,据文词分析,与其它曲种有相似之处,但具有独特之点,虽非土生土长,但与长阳地方语言、民歌小调颇有结合,因是长阳首先挖掘整理出来的,故定名为《长阳南曲》。现己载入曲艺大辞典。

00:16
 

3、巴山舞

在资丘的夜晚,刘馆长带我们来到广场,看见土家族人都在跳流行的广场舞(也叫摆手舞),又名“巴渝舞”,本地土家族又叫“撒忧儿嗬”,其特点是: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衰,唱腔高亢,舞姿粗犷,体现了土家儿女的淳朴和憨厚;其形式为:一人掌鼓,众人对跳,由掌鼓者领唱,对舞者边唱边舞。远在殷商时期,巴人助武伐约前戈后舞,以凛殷人纷纷倒戈。汉高祖刘邦数观其舞,乐其猛锐,令乐师习之引入宫廷,响为“巴渝舞”。近代挖掘巴楚文化,将其提炼升华,命名为“巴山舞”、“跳丧舞”之美称,名扬五湖四海。有文字记载,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盛会上,“撒忧儿嗬”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03:43
 

“撒忧儿嗬”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00:58
 

4、土家四道茶

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意。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其制作方式:先将铜壶置于明火上,斟水加热,另将小陶罐在微火边翻烤,待发烫时放入茶叶半两,不停颠簸烘烤,直至茶香时,入开水冲泡,两分钟后分敬客人。二道茶——鸡蛋茶,是用来招待“嘎嘎客”的。也就是家中添小孩后,整“祝米酒”时才上鸡蛋茶。其做法:将煮好的荷包蛋用碗分装,每碗一个,再加白糖,放上一支竹筷子,喻意一生平安,健康成长。三道茶——阴米茶,是用在婚宴酒席前食用。作法是用糖水冲泡炒熟的米花。四道茶——酥茶汤,在冬季用来御寒取暖。其制作方法:将生姜、茶叶同时放入锅中炒热并有奇香时,装入碗中,加入红糖,开水冲泡即饮。

 

左起:覃华 曹诗平 覃世武 曹裕政

 

5、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四千多年的古代巴人时期。作为土家族先民的古代巴人,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善于纺织,其“桑蚕、麻”成为贡品。因而“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华阳国志·巴志》)秦汉时期,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所发展,所职的“布”成为纳贡之名品。三国时期,在蜀国诸葛亮“今民贫国虚,决敌不资唯仰锦耳”的决策下,土家族地区的人民逐步掌握了汉族先进的染色技术,编织出五彩斑斓的“土锦”。唐宋时期,随着土家族地区与汉族经济交流的增多,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社会风气。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西兰卡普的挑织技艺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土家族姑娘,从不便随其母操习挑织技艺,姑娘长大出嫁时,还必须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西兰卡普作品作陪嫁品,因而这种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西兰卡普可以看做为土家文化的沉淀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鲜明的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题材的选用、纹式风格、色彩运用等方面。西兰卡米的图案题材广泛,内容几乎涉及到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定型的传统图案已达一百二十种左右。西兰卡普的题材选用与土家人生活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体现土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艺术写照。

01:21
 

6、填房

“填房”是我国通行的一种再婚俗,而在鄂西地区却流行着几种特殊关系的填房习俗:一为“叔就嫂”,即亲兄死后,其单身弟(嫂称其弟为“小叔子”)可同亲嫂结婚,故流传有“叔就嫂,千般好”的谚语,好在那里?好在相互了解,有利于互相疼爱后代,有利于维持这个家庭的财产关系。但就在长阳后河一带,又有不同的习俗,人们传说,包公曾断过一件叔嫂通奸的案子,包公说:“长哥当父,长嫂当母,你们公然通奸,判你们各打五十板。”因此后河一带视“叔就嫂”的婚俗为不端;二为“伯就弟”,伯指伯哥,弟指弟媳,即弟弟死了,单身哥哥可与弟媳成婚;三为“姐死妹继”,即出嫁的同胞姐姐死了,其妹可与姐夫结为夫妻。以上三种填房形式都得到社会的认可。

 

曹文金 (右一)郑大海(左一)

 

7、新婚三天无大小

在清江两岸,公公与儿媳、伯哥与弟媳在平时是互相戒备的,饭不同桌,行不同路,坐不同凳,言不对答,否则会引人笑话。但在婚期三天内,却无此禁忌,公公、伯哥均可参加闹新房,可向新姑娘讨烟讨糖讨荷包,互相说笑话,打嘴仗,无拘无束,非常热闹。这就是所说的“三天无大小”的规矩。新媳妇三天以内,不做家务,不下厨房,如宾客一般,“三天下厨房”以后,就不能随便了,一切按在娘屋里受过的家教行事。此习俗今在鄂西地区仍有遗存。

01:19
 

长阳幺妹说跳就跳

8、格子肉

在长阳邀约一群贵客,围着火笼,吃非常新鲜的杀猪饭,在热闹不过,简称吃格子肉,我今年每周都去长阳山吃海喝,甚至抬头看高山白云,左顾右望碧绿碧绿的清江水,喝着大碗白酒,逮着大片大片的嘎嘎(格子肉就是肥而不腻的蒸肉)当地民歌“吃嘎嘎”唱出土家族人的要过年了的场景,十分有味。

杀年猪吃蒸肉,在长阳一年之中最期盼的几个节日之一,寒冬乍到,家家户户就相互吆喝着杀年猪,年猪顾名思义就是过年吃的猪,提前一天,请好杀猪佬,邻居来几个服杂的人,天蒙蒙亮,烧上一大锅的水,当猪的嚎叫声打破山村的宁静,几个硬劳力从猪圈拉扯着肥猪上板凳,一个木盆放点盐辣椒面等佐料,喷涌而出的献血凝固而成的就是通常所说的血晃子,男人们忙着砍肉,清理内脏,女人们就忙活着精选五花肉,烧好洗净打成剂,切成四毫米的块,放入姜大蒜花椒粉盐,生抽料酒少许,加入秘制豆瓣酱,玉米面,榨广交,拌匀,蒸笼底垫上红南瓜,再把肉一块一块码入直径80厘米的蒸笼,上笼猛火蒸一个半小时,空气中就弥漫着柴火和猪肉的芬芳!

过去,吃蒸肉,是土家人对自己过去一年辛劳的一种犒赏,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是对未来寄予的无限希望……而今,吃惯了海鲜山珍,飞禽走兽的人们,依然还是对一年一度的土家抬格子心怀恋想,可能这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祭奠,也可能是对故乡生活的一缕乡愁,业惑是对妈妈味道的一个偏执……上十老友,围格而坐,一壶老酒,觥筹交错间,或低头微醺,或挥斥方遒,土家人的豪迈,热情,奔放在一刻尽情释放!有人说,到农村参与一次正宗的土家抬格子,绝对是和土家文化的一次完美碰撞,宜昌人很流行到乡下去吃格子肉,也许真有这个道理吧!

 
00:45
 
 

湖北长阳有个红色革命老区麻池乡,麻池下面有个重溪村…

弘扬关公精神 彰显传统文化

市公安局老年干部重阳节远安县瓦仓接受红色革命教育

三峡书画院迎国庆

宜昌名人:桥梁专家周昌栋

宜昌市第三届艺术节(选摘)

国家电网在长阳精准扶贫《小康路上》

老警察心系长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土家族长阳情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家谱文化
冬泳信息